酵素幫助身體排毒的11個作用




體內的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機能的運作,體外得到的酵素除了可以幫助消化吸收的問題,它也可以使身體變得更乾淨!原因是酵素有平衡血液pH值、血液淨化等作用。天然生鮮蔬果中所含的酵素成分或者是酵素食品對於人體的好處,綜觀其優點如下:

◆分解作用
這是酵素重要的功能之一,酵素可以幫助組織分解、代謝(排除)患處或局部組織器肉所殘留的二氧化碳、異物、細菌病毒及人體代謝物等,使身體回復正常狀態。此外,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是分解作用之一。
根據臨床實驗報告統計、未服用酵素前與服用酵素後的尿酸(uricacid)、乳酸(lactate)、尿素氮(BUN)、阿摩尼亞(ammonia)等有明顯的改善及下降。
眾所周知,尿酸的產生乃是蛋白質(胺基酸)未氧化(缺氧)所形成的,尿酸過高會造成關節的疼痛,甚至造成痛風,禁食高普林(高嘌呤)的食物(如豆類、肉類等製品)並非是減少尿酸的唯一方法,如體內有充足的酵素,即可加強氧與二氧化碳的新陳代謝,如此尿酸就可以減少形成。

◆維持血液的弱鹼性
酵素可以維持血液的弱鹼性,去除體內酸性代謝物,保持腸內細菌均衡,強化細胞功能,促進消化代謝,加強人體對病原菌的抵抗力。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鹼性(pH7.35~7.45),當酒精進入人體,會使人體的血液漸呈酸性,酵素有還原弱鹼性的作用,但是當酒精的酸性化速度快於酵素的解酒速度時,就會呈現酒醉、宿醉現象。
此時,必須由體外補充酵素才能打敗酒精,預防及治療酒醉。大量酒精下肚,使生產酵素的消化器官也都醉了,因此酵素才會產生不足,以致神經麻痺、手腳不聽指揮。
男女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種,最大的原因就是酸性體質所造成。男生的精液是呈微鹼性,如呈酸性的話會抑制精子的活動,造成不孕;女性的體質若長時間呈 酸性,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導致胎兒畸形,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乃因母親體質酸性度過強,使體內的酵素難以活動,於是在胎兒腦細胞的發育時可能受到 某些影響。
另外,女性的體質若為酸性,易使女性體內產生抗精子抗體而造成不孕症,影響女性骨盤的發育造成難產或不孕。

◆抗炎症作用
所謂炎症是指組織細胞局部受損,而感染病原菌引起的發炎。事實上酵素並沒有消炎、治療能力,但它能運來大量的白血球,給予組織細胞治療傷口的力量。
不論何種疾病,最基本的治療乃是依靠人體的自然治癒力,即使是時效藥、消炎藥,也只能消滅病原菌,無法新生細胞,提高身體免疫力。

◆血液淨化作用
這也是酵素的重要功能之一。酵素能分解、排泄血液中的廢物和炎症所產生的毒素,避免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腰酸背痛、肩頸僵硬、倦怠無力、頭重腳輕、食慾不振等一切非疾病的不舒服症狀,所以體內毒素可藉由酵素來排除,使身體變舒適。
前述所言,酵素能使血液保持微鹼性,加速組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排出,避免紅血球堆積一起或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增強免疫作用
食物酵素除了促進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同時亦能強化細胞原有功能,尤其是針對網狀內皮系統的免疫功能。
因此,若能補充酵素食品或生鮮蔬果,其內所含的營養物質與酵素成分,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對於免疫能力不足者,其原有的感冒、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風濕痛等疾病將獲得明顯改善。擁有健康的身體,亦可提高生活品質,心情也會開朗、愉快!

◆細胞修復作用
酵素有促進細胞新陳代謝的作用,是產生體力的一種,還可促進受傷細胞的新生。酵素與一般藥物有許多不同之處,除了能改善體質外,首先就是增加體力,這意味著酵素的功效是利用全身作用給予細胞復活作用而治癒疾病,與藥物之治療是利用藥品壓抑痛楚(症狀)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素
生鮮蔬果中的酵素或酵素食品,若是可以與三餐搭配一起食用,將可充分幫助消化系統的運作,並可以減少膽、肝與胰臟對於食物消化過程的工作壓力。

◆消耗體內脂肪
許多體重過重的朋友,都是因為新陳代謝失去平衡所造成的。內分泌系統是屬於新陳代謝的一部分,當人體可以提高新陳代謝,讓腸胃蠕動變正常或吃下肚子的食物可以充分被消化,而並不是都轉化成脂肪,如此才能成功的減輕體重。
這些過程都不是瞬間完成的,重點是,減少脂肪比減重還要重要。因此,減肥的迷思不再局限於「體重」與「數字」,長久又健康的體態維持,是要以消耗體內脂肪為第一優先考量。

◆提高精神狀況
我們的身體都是利用肝臟裡的﹁葡萄糖﹂去提供下視丘所需的能量。下視丘是專門掌管體內內分泌系統,以及其他身體機能運作與平衡情緒等。
可運用的葡萄糖是從肝臟所貯存的蛋白質轉化而來,植物蔬果所含的酵素都是由植物中的蛋白質而來,因此可以幫助肝臟去運作蛋白質轉化成葡萄糖的過程。
所有食物中所得到的營養素傳送到全身每個角落,都需要酵素幫忙完成,當營養素運送過程無法順利進行時,人便會開始出現疲勞、思慮不清晰的狀況。

◆促進肌膚健康
適當補充酵素食品或生鮮蔬果,是絕對可以幫助您的肌膚保持青春健康的樣貌。根據美國奧勒岡州的研究員安伯‧亞克森醫師(Amber Ackerson)與安東尼‧基巧克(Amber Ackerson)發現,食物酵素可以藉由提升體內血液的供給而抵抗皮膚老化,食物酵素甚至可以帶給皮膚營養素,以便代謝與清除皮膚所產生的廢棄物,包括 老化角質等,使膚質看起來更明亮、健康。

◆幫助運動員清除受傷部位的纖維蛋白,促進受傷的部位復原更快
安東尼‧基巧克醫師在研究中更發現,各種類運動,包括美式足球、冰上曲棍球、空手道、游泳、跑步等,運動員受傷時通常都是服用阿斯匹靈或非類固醇的 抗發炎藥,但是酵素食品確是可以代替這些藥物,使受傷的部位減輕水腫、發炎與留下疤痕的狀況,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裂解與移除血液、淋巴系統中的纖維蛋白,因 為纖維蛋白具有凝血功能,會延長發炎的時間。

此外,同樣的作用亦可運用在胃發炎與胃潰瘍的人,以減輕發炎狀況。安東尼‧基巧克醫師指出,可以減緩上述運動傷害的酵素包括蛋白質分解酵素、木瓜酵素、鳳梨酵素等保健食品,可以有效補充不足的酵素




延伸閱讀:

我喝的抗氧化保養品~美安OPC-3、ATX 由內而外都保養到了! 

熬夜保肝的營養補充~美安複方B、常青(保肝)
  

熬夜喝酒壓力大 保肝的營養補充~美安複方B、常青(保肝)

作為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腺,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每天,人們攝入的食物都在肝臟裡進行著重要的化學變化,這裡更是蛋白質、膽固醇等物質的合成地。肝臟不僅能把食物轉化成能量,而且還是人體解毒的總機關,具有化解細菌、酒精和其他毒素的功能。

如同醫師所說,肝是沉默的器官,沒有神經,不會喊痛,生病了也沒有症狀,如果肝臟真的出了問題,右上腹開始悶痛,通常為時已晚。

朝鮮薊Artichoke是巴西名字Alcachofra而來,是菊科植物,亦是乳薊草的成員,有著鱗片般的草綠色外皮,長度能長到大約2米的高度且有一個綠色大花苞,開花時為紫色的,富含營養且具有醫療價值的它被視為神奇而珍貴的蔬菜,在歐洲有『蔬菜之皇』的美名。

花瓣和花底部的果肉在世上被作為蔬菜來食用,已經在歐洲南方和北美洲 (主要美國加州) 的大部分被作為商業行為。

朝鮮薊在古埃人、希臘人和羅馬人被用作一種食品和醫學上治療;在羅馬,朝鮮薊是在宴會的一項重要的菜餚。直到15世紀,它才遍佈在整個歐洲。
朝鮮薊含有珍貴的物質成分,其真正的療效是來自它的苞葉Cynarae folium的部分,且已被證實是一種用於維護肝臟的高功效,特別安全的療效植物。

自從中古時代以來,朝鮮薊早已被地中海地區的人們用於保護和恢復肝臟的機能
朝鮮薊能促進健康的功效,主要取決於苞葉中各種功效物質成分的結合,所以使用朝鮮薊來保健必須選擇朝鮮薊苞葉萃取物。


◎朝鮮薊苞葉萃取物功效:
1.  保護肝臟
   (1)適用於促進肝臟復原的能力       (2)提高膽汁的分泌       (3)減少毒害物質傷害
2.  具有抗氧化功能,能中和自由基防止肝臟受到自由基傷害
3.  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功能,預防脂肪消化失調
4.  能提高腸蠕動促進腸壁收縮,使腸中物質能較快運送,預防便秘
5.  降低動脈硬化及血之形成
   (1)抑制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    (2)增進膽汁的分泌和膽固醇消耗      (3)避免LDL的氧化

朝鮮薊苞葉萃取物非常溫和,即使長期食用,一般都不會有不良的副作用。
在一般建議的使用量範圍,幾乎未被發現有上癮或是功效降低的副作用。甚至過度敏感的現象也很少發生;朝鮮薊苞葉萃取物經過基礎臨床實驗,證實是具有治療功效、安全性高的少數高價值療效的植物。

朝鮮薊神奇成分
朝鮮薊內含洋薊素cynarin含有大量的天然抗氧化劑 - Silymarin黃鹼酮,
可促進肝分泌膽汁,進而分解脂肪。
可以降低人體過高的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
保護肝臟。

朝鮮薊醫學用途
朝鮮薊幾個世紀以來,已經被用在傳統醫學方面使用作為一個肝和膽囊治療方法。
在 巴西草本植物醫學方面,苞葉用於肝和膽囊失調問題,糖尿病、高的膽固醇、高血壓、貧血、腹瀉、發燒、潰瘍等。在歐洲,它也用於肝和膽囊;有幾個國家,利用 草本植物的藥物標準來對高膽固醇和消化系統及肝炎作為處方藥生產和銷售。在法國,朝薊薊萃取用來治療肝臟疾病,高膽固醇和腎衰竭。

朝鮮薊在傳統的醫學治療方面,被用來在肝臟裡增加膽汁生產,增加膽囊中膽汁,並且增加膽管收縮及彈性的。這些膽汁活性幫助消化,也幫助膽囊和肝臟失調。
朝鮮薊也被經常用在肝臟解毒及脂肪肝代謝,作為自然降低膽固醇的幫助。

肝病一直以來是我們的國病,常熬夜的朋友、有肝炎病毒帶原的朋友、GOT, GPT昇高的朋友,可以試試朝鮮薊這個保健產品喔。
這也是我工作熬夜時必吃的保健產品喔!!
及美國醫師藥典PDR的網址,可以去查朝鮮薊(Artichoke)的作用喔!!


就像一個中央銀行,負責管理身體三大貨幣(氣、血、水)流通。情緒、睡眠、飲食甚至藥物等,均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
所謂保肝養肝就是改善身體環境,維持正常的疏通調節功能,以增強對抗疾病的能力。 
以下提供簡單的自我檢測~你是否也有以下的不良生活習慣,讓肝臟受傷了呢?
1.情緒波動大,容易生氣、焦慮、不安(中醫說怒則傷肝)
2.完美主義者、得失心重、工作壓力大者
3.常熬夜,11點~3點還沒睡,都還在工作或玩線上遊戲(或去夜唱夜遊夜店,晚上好多好玩的地方~)
4.睡眠品質不佳,無法讓肝臟充分休息
5.喜歡吃燒烤、火鍋、炸雞、加工食品(香腸、火腿、泡麵等)

看到以上5點,應該是現代人都有的生活習慣
肝病年輕化也是一個可怕的事實....
所以肝病是每個人都要特別特別重視的,相信大家都知道肝臟是沉默的器官~


為什麼熬夜的人喝B群比較好?
證據顯示長期熬夜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針對於需要輪夜班的工作群所作的體檢報告也顯示肝功能異常的比例比一般人高。而且常熬夜的人,感覺上真的就比一般人蒼老得快。此外熬夜族的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也比常人高,使新陳代謝的壓力大增﹐成人慢性病的罹患機率也增加....

 無論吃進去的營養素是醣類、蛋白質、脂肪,肝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消化代謝與吸收的器官,而維生素B群正是擔任這些營養素在肝臟的吸收代謝作用不可或缺的輔助角色,平日攝取含足夠維生素B群的食物對於肝臟的保健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有肝功能較差或是肝炎的患者,每天最好能多補充相當於2-3倍於RDA的B群,將有助於肝功能的復原。  但是還是要避免或減少熬夜次數啦

有一句話說的好:"沒時間睡覺的人,以後就會囤積時間來生病"

不過基本上,B群屬水溶性維生素,無法儲存於人體,

多的會隨尿液排出體外,也容易隨食品加工的過程而流失,

因此每天應充分補充,以幫助體內生化反應的進行喔!

建議不要服用高劑量的B群,應該要少量多次補充,選擇天然來源為佳 !!

Rita很推薦愛尚它®複方維他命B  喝起來就像果汁一樣很好喝(≧∇≦)

B群的附加功能:
很多人想到B群就只聯想到抗疲勞
可是B群有三大功能,是大家有需要卻不知道的功能,分享給大家

 1.食品吃得多,B群需要更多:

食物轉變成能量的過程中,需要B群的協助,
所以如果吃BUFFET,吃完都會很累想睡覺,代表身體消耗太多B群和酵素,
建議大餐前應多吃生菜(有酵素)及補充B群,才不會消化不良又累。
 
2.代謝酒精:
 
喝酒的朋友注意囉!
酒精的代謝需要充足B群的協助,才能轉為能量使用 ,喝越多需要越多喔!

喝酒前中後多補充B群也比較不會醉喔!!

3.代謝脂肪:

減重容易營養不均,要營養均衡才容易瘦喔,若缺乏B群更會影響體內脂肪代謝,
所以減重過程中,需要充足的B群才會讓自己不易疲勞外,又可以加快脂肪代謝喔!

2012/09/03非關命運-陳德烈介紹美安等滲透產品:B群、酵素、常青配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HQRyI0Uuc





有信用卡的朋友可以直接到shop.com線上購物百貨購買,可以賺現金回饋喔!

產品網站: 
1. 複方B(B群)
2. 常青配方(保肝)

新顧客要記得先註冊成為 “優惠顧客” 喔! 加入優惠顧客教學 (點進去)

在shop.com購買產品的朋友,我會免費提供量杯.湯匙和外出瓶
我很樂意幫大家服務的


產品使用、喝法都可以問我^^
沒有信用卡又想購買的朋友可以和Rita聯絡
line:ritachinn  (0976-588323


延伸閱讀:
超級抗氧化、抗自由基的蝦紅素~出國必備 

改善過敏和氣喘的美安OPC、ATX、酵素、魚油

大吃大喝也不怕不健康~可以幫助排便順暢的美安酵素

便祕是自體毒素累積和結腸症候群的最大源頭

楊定一醫學博士,現任Primordia Institute of New Sciences and Medicine(真原新科學及醫學研究中心)創辦人,以及紐約洛克菲勒大學Cornell醫學院兼任教授。

楊博士於21歲從紐約洛克菲勒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後即任職於紐約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教授,並於27歲升為系主任。在此期間,其在Scientific AmericanScienceNatureCell等國際刊物上,共發表300多篇醫學相關領域的論文,並擔任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的咨詢委員(Advisory Committee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以及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Science and Medicine 等國際癌症、免疫及整體健康學術期刊的編輯及顧問。值得一提的是,楊博士為1996年美國自由神獎章(Ellis Island Medals Honor)得主,並被列入美國國會記錄。


便祕是自體毒素累積和結腸症候群的最大源頭

 有名的天然營養治療師,諾曼‧ 沃克 博士(Dr. Norman Walker)認為便秘是「幾乎所有疾病背後的頭號禍首,造成人體系統的失衡。對文明人來說,便秘是最盛行的疾病。」有人稱便秘為「現代瘟疫」,將便秘體質所導致的疾病稱之為「文明病」。說真的,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期像最近二個世代一樣,有這麼嚴重的便祕問題。這個現象,可以歸諸於生活型態的變遷,以及過多精緻食品、肉類佔據了我們的餐盤,再加上長期缺乏纖維和其他重要的營養成分所致。而且又因為我們吃得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還要多,而更為加重。過量攝取不合標準的食物,才是我們健康問題的根源!沒有一個時代的人,像我們這樣違逆自然的律法,要保持健康,必須在所有活動的攝取/輸出、留滯/釋放、累積/排泄間創造出一個身心的平衡,包括呼吸、飲食、閱讀、思考、移動。現代的人們,很明顯已經因為過度的攝取、留滯、累積而打亂了自然的平衡。

沃克博士也寫道:「便秘的定義就是糞便不斷累積在腸道中,使得排出愈來愈困難。」但是他也加了一句話:「即是腸道蠕動正常的人,還是可能發生因為糞便累積在結腸壁上,而導致的便秘。」

沃克博士是最有資格發表評論的人士,身為英國人,他在50歲出頭時患重病,卻以新鮮蔬果之治癒了自己。並且活到1985年,享年119歲,最後一本書是在115歲那年寫成的!這位應該算是當代最長壽的生機生食倡導者,在20世紀的大半時間中,孜孜不倦的教導人們「生機飲食」的好處。他一手建立的生機蔬果汁不但名聞遠近,而且這個簡單的飲食方式,已經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絕症患者!

沃克醫師還寫道:「我們很少人能夠理解,身體若無法有效將廢物排出體外,會任由大量廢物在大腸和結腸發酵腐敗,日積月累下來可以達到致死的程度。」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暗自慶幸:「好險,我沒有便秘。」但是,沃克醫生的研究指出,即使腸道蠕動看來正常,還是有可能有結腸便秘的情形發生。「熟食的人們,一天數次的腸道蠕動,並不足以作為健康的指標。」想想前面介紹過的結腸壁黏液日積月累的屯積效應,裡面有多少未消化的腐敗食物!

人類結腸的三大功能:
1)蠕動並使廢物排出
(2)營養成分的吸收
(3)維繫正確的發酵環境和黏液生成

飲食生活習慣不佳的人,這三個功能都會打打折扣,而使得結腸運動遲緩,功能不彰。為了使經由結腸吸收進入血液的毒素達到最小,腸壁會分泌大量黏液來困住這些毒素,回過頭來造成宿便、便秘、結腸健康惡化的惡性循環。

結腸長期的功能不彰,會使毒素開始累積,並且再次吸收到體內。偉大的美國自然療法暨脊骨神經科醫師伯納‧詹森在《管理腸道,組織大清倉》中提到:「由於血液會流遍全身所有器官和細胞,因此基本上,我們只能說血液和腸道一樣乾淨,來自不清潔的腸道的毒素,進入血液後會汙染全身。若想要徹底清理身體組織,就要從腸道的徹底清潔做起。」

當結腸功能低下時,毒素很快就會滲入但血液而流遍全身,到達所有細胞,也就是所謂的自體毒化,又稱為腸漏症候群,就好比家裡的排水管卡住了,所有的廢物又淹回來房子裡一樣。可能的症狀包括缺乏精力、疲倦、易怒、無法靜坐、偏執、愛爭吵、虛弱、缺乏持久力、常常生病。在腸道中腐敗的食物,始有害的微生物菌叢開始增殖,讓人體進入疾病的循環。根據詹森 醫師的說法:「便秘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使身體開始衰退老化。使我們國家(美國)的國民癱瘓死亡,比任何一種疾病更使得生命功能退化,幾乎所有的疾病,一開始都是因為結腸無法正常、規律、有效運作。」

腸道的便秘,會增加其他排泄器官的工作負擔,包括腎臟、皮膚、肝臟、肺臟和淋巴,病史的這些器官的功能耗弱。肝臟應該是這些器官中負擔最重的了,必須不斷的分解毒素,並透過膽汁將毒素排出體外;此外,由於膽汁中載滿了毒素和廢物,變的濃稠混濁,造成膽石增生,同時還會毒化腸道內益菌,使腸道環境更為惡化,消化能力更為衰弱。

事實上,由於所有的排泄器官都負擔過重,因此毒素會流竄全身,為全身所有細胞帶來問題。我們可以說,腸道的便秘。細胞代謝會變得遲緩,由於細胞排除廢物的能力降低,生長和修復的功能都受到損害,細胞也隨之老化、失去活力。當身體受到自體毒化,腸道發生便秘時,是不可能盼望青春到來的!

正常的消化排泄平衡,也是我們身心健康和精神福祉的關鍵。由於身體的能力有相當部分都會投入消化和排泄上,一但被毒素耗損,就會產生衰弱;虛弱、沉重的感受。只要腸道負荷不要太大,不要使毒素進入血液,就能省下大量的能量和生物活性,增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健康。沃克 博士寫道:「若我們不重視結腸的健康,也就不可能維繫清明的心智、正常的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平衡。」

兩位偉大醫師的重大發現
偉大的美國生理學家,同時也是20世紀初期諾貝爾醫學桂冠得主的卡雷爾 博士(Alexis Carrell),當年在現今的洛克菲勒大學工作時,將小片的雞胚心臟組織浸在充滿營養份的溶液中,並且每日更換營養液,結果這些雞胚心臟組織在實驗室裡活了29年!卻因為有一天助理忘記更換營養液,而死於充滿廢物的就營養液中。自體毒化,正是這些活組織被壓垮的原因。這是說明自體毒化最有利的例子,在20世紀的最初就得到了證實!

卡雷爾博士說:「細胞是永遠存在的,只是附近的液體退化了。如果定期更換這些營養液,讓細胞得到新的滋養,就我們目前所知的,生命的動脈就能永遠繼續下去。」

我們要介紹的另一位偉大醫師,是醫學博士阿布斯諾‧連恩爵士(Dr.Sir Arbuthnot Lane),他是英國國王的外科醫師,同時也是當代腸道疾病的頭號專家,他擅長將結腸割除後再縫合起來,技術精良遠近馳名。在大大小小的手術中,連恩 博士注意到一個意外的現象,手術後,許多病人連與手術無關的疾病都好轉了,包括嚴重的風濕病、痛風…等等。這讓蓮恩博識很快就看到腸道毒素和體內各種器官功能之間的關係,在他生命的最後25年中,連恩博士不斷大力倡導以飲食的方式來調節並為繫腸道的健康,雖然身為知名的外科名醫,但他仍建議以營養素來矯正腸道和慢性的健康問題,而非訴諸手術。

連恩爵士做了進一步的推論:「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缺乏了某些營養素,例如礦物質或維他命;或都是因為身體的防禦力變差,例如缺乏天然的防禦性菌叢。缺乏重要營養素和防禦性菌叢時,有毒的細胞會入侵下消化道產生毒素污染血液,並漸漸使體內的組織、腺體、器官步上退化之途。」

關於腸道停止蠕動和毒化,連恩 博士的看法是:「腸道的末端大小,應該是用來每6個小時排空一次的,但是一班人都習慣將裡面的東西保留24小時,結果就是將潰瘍和癌症。」 連恩 博士經過實際觀察而得到的結論,明顯的反應出體內器官之間保持平衡的重要。只要一個出了問題,其他的也都會發生病態。由於結腸是每天攝取食物後應該排褻瀆素和廢物的出口,因此,在結腸的例子中,這種關係更為明顯。

結腸和身體其他部位在功能上的關係,並不是傳統的因果關係就能解釋清楚的。根據中醫的說法,結腸的經脈與許多器官相連,包括皮膚、肺臟、上呼吸道。足部反射療法的理論也有相近的說法,這些觀點將身體視為一個整體,內部相互連結的情形猶如一個微細的能量網路,不僅只是型態上或解剖學上的連結而已。百歲人端營養學家沃克 博士由自己多年的經驗歸納道:「只要有廢物累積在結腸,就會導致發酵和腐敗,不僅造成結腸的局部病變,也會造成相對應的解剖區域的病變。」 沃克 博士在他的《Colon Health:The Key to a Vibrant Life》一書中提道,與腸道便秘自體毒化相關的遠距疾病包括面皰、喉嚨痛、感冒、花粉熱、靜脈竇、眼睛和耳朵方面的問題。當然,長期毒性導致的慢性疾病會使得體內器官退化,甚至癌化。